2020年5月:浅尝Snack Writing

五月因为疫情的原因继续在家里工作。这段时间工作重心主要在写东西上面,不太需要跑大量的数据、也不需要太多跟同事老板的交流,虽然我蛮想念办公室的espresso咖啡和时不时不同领域的人过来做的seminar的,这两件事儿家里没法复制。

提交了上一篇文章的审稿意见回复,两个审稿人提了不少问题但都是建设性或者澄清类的,我写的回复初稿被老板修改不少(First version is always subpar.)。我发现我的回复往往更婉转、迂回,用词也习惯性地用我熟悉的这个工作的语言;而对比老板修改过的版本,表达的点是一样的,但这个点在他的回复里就很明确、更assertive,同时也把那些更技术性的词语换成了更易理解的。这么一想,每次做报告的问答环节我也是这样。最后提交上去的回复,给我的感觉是:同意的点会明确说、不清楚的点会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误解了的点会用不卑不亢的姿态澄清。最后根据审稿人意见做过修改的文章,确实是要比之前的版本更完整、可能造成误解的地方更少了。

下半月把之前好不容易搞懂的方法用$\LaTeX$一一打出来写进了自己的笔记里,然后又基于这个笔记写了第二个工作的文章的初稿(主要是方法部分),包括电力系统的动态模型、用particle filter做状态估计以及如何用EM做参数估计。方法里面自己花时间最久的应该是最后那个参数估计的方法,上一篇月志也提到过,在笔记里的篇幅也是最长的,因为各种步骤。不过,因为不是这个工作的重点,最终写到文章里就只有几段话。这道理,博一的时候叶老师课上就已经跟我们分享过了,写文章的时候要

Write around your contributions, not about what you have learned.

这一次写,尝试了一个新的写作模式:每天早上起床后写一个小时任何我现在在写的、在学的东西。缘由是我回去再读了一下上个日志说到的那本书,里面有专门写到研究生应该如何写作。这里的“如何写作”不是指的写作风格、语言组织之类,而是指什么时候写,写些什么。书中主要提到

  1. Don’t write when ready, write to be ready.
  2. Don’t be binge writing, be snack writing.
  3. Schedule regular sessions for writing.
  4. Writing means writing, not editing.

确实是这样。我经常觉得得等我所有方法都完全搞懂了,每一个细节都走通了,才能动手开始写;而且因为经常是在短时间内写大量的内容,写完总会感觉很累;有的时候也会发现花了时间却只写了几句话,原来是时间都用去做编辑$\LaTeX$符号、插入文献这种事了。

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个新的写作模式:早上起床后专注写一小时的内容,内容是接着昨天写的,并且只有写作;白天的时候再来慢慢修改字符,添加文献和检查错别字之类的编辑工作。这样的模式写了大半月,发现写作进度确实很快(相对以前),一点一点把之前大多只是停留在草稿本和代码上的工作都系统地写进了笔记,然后又根据笔记写了文章的初稿,在写的过程中也把很多细节的东西捋清了不少。不过,我觉得用这样的写作模式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得提前打好草稿:具体内容、提纲、每一部分的核心内容等自己得知道,不然的话,早上一小时很难写出东西,即使写出来了,大部分内容我后来都想改掉重写。

为什么要把学过的东西像书一样写进笔记里呢?因为前面写到的写作模式和需要写文章的原因,开始寻思着能不能把花时间搞懂的东西以系统的、我自己能明白的方式写进笔记?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学术文章所需的内容和行文风格跟笔记还是很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写作工作量,$\LaTeX$写起来也没那么轻松。其实这事儿前两年也想过,主要还是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不断修改和扩充它吧。

前段时间因为写“Francis Galton: 维多利亚时代的博学家与他观察到的奇妙世界”,在豆瓣搜索关于Galton的文章,读到了于淼的博客,起初惊叹于他的笔触间渗透着生物、数学、统计和编程等方面多年积累的知识以及对于科研和这个世界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位来自中科院的博士在环境科学方面做研究,16年从中科院毕业的他算是超哥(我的co-author)小三届的师弟。从时间线上看得到,读博以来这么多年,一直有在博客上写讨论各种问题的博文,大多是基于观察、学习与研究的议题。同时这位哥们热衷于上网课读教材,更爱做笔记整理知识,目前他的博客上有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知识笔记的汇编,最后我发现,他还是统计之都的编辑部主编。厉害!

大概就是想尝试做这个事儿吧,一个一个对学过的东西做系统性的整理,梳理框架然后写成相对完整的笔记,对框架里的每个部分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在之后的扩充过程中既能找到新知识在框架中的位置,也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框架和理解。

academic-training  writing 

Recent Posts